二維碼
微世推網(wǎng)

掃一掃關(guān)注
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快聞頭條 » 本地資訊 » 正文

你還年輕,為什么就不想社交了?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18-08-25 00:30:58    作者:微世推-張偉    瀏覽次數(shù):182
導讀

“我又辭職了?!鄙钜故盏竭@樣一條微信。發(fā)微信的,是之前去某個海島旅行時,在下榻的青旅認識的姑娘月月。漸漸熟悉以后,有時也會聊幾句,還互加了微信。那時月月剛畢業(yè)一年,畢業(yè)后找了份前臺的工作,覺得上班令人


“我又辭職了?!鄙钜故盏竭@樣一條微信。


發(fā)微信的,是之前去某個海島旅行時,在下榻的青旅認識的姑娘月月。


漸漸熟悉以后,有時也會聊幾句,還互加了微信。


那時月月剛畢業(yè)一年,畢業(yè)后找了份前臺的工作,覺得上班令人厭煩,沒有盡頭,就想著說先出去旅行休息一段時間,回去再換一份工作。


回去后,月月又找了一份工作,但是沒過3個月又辭職了。


她在微信里繼續(xù)輸入,有工作時,偶爾還會跟朋友出去玩,但是不知道說什么,很容易累。


辭職后,干脆就一直宅在家里了,過得像裝在套子里的人。


我對人生沒有什么追求和向往,女生喜歡逛街買東西打扮自己,我都沒有興趣。


感覺自己活得太失敗了,真想找個沒人認識我的地方。


她也不明白,以前的自己性格活潑,也很喜歡社交活動,喜歡跟朋友聚餐出游,為什么慢慢地就變得害怕社交了。




很多年輕人好像也被類似的問題困擾:


聽到電話鈴聲就心煩氣躁,因此電話常年靜音;


對于認識新朋友不怎么積極,覺得光是維系舊的朋友就花光了所有力氣;


參加聚會時臉上也能擺出融洽的微笑,但內(nèi)心對小家的思念開始泛濫……


對他們而言,最舒服的地方就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,他們完全可以在這里宅到地老天荒。


日本有個詞“蟄居族”,形容那些窩在自己家里閉門不出,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。


他們刻意回避與認識的人寒暄,也不愿意別人闖入自己的內(nèi)心,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。


大前研一在《低欲望社會》里寫到,日本年輕人沒有欲望、沒有夢想、沒有干勁。


沒有過多的欲望,對很多事情喪失興趣,生活因陋就簡。


比起孤獨,更害怕社交,成了這類人的寫照。




02


畫家卡羅利娜在漫畫《芬蘭人的噩夢》里,用深入靈魂的筆觸,描繪了害怕社交的芬蘭人。


同事過來閑聊,不得不假裝自己很忙;


被領導夸獎時會臉紅,恨不得躲到桌子下;


等公交時,盡管天氣再糟糕,也不會進入別人的私人空間……




看完這組漫畫,有人表示,這就是現(xiàn)實中的自己啊。


沒有什么比跟別人打交道更麻煩的事,超過3個人以上的社交活動,能避免則避免。


寧愿自己一個人在家刷劇點外賣,度過一天,也不想跟別人有什么往來,活得小心翼翼。


森山大道在《邁向另一個國度》里寫過這樣一段話:


極端來看,我沒有,也不想擁有人際關(guān)系。對我而言,最重要的是能擁有一個人靜靜發(fā)呆的時間,如此而已。然后,在生鮮超市,便利商店,百元商店那小而安全的購物行為中感受一點微小的喜悅,不多作無謂的思考,孤獨而忘情地度日。


在他們看來,這才是生活最舒服的狀態(tài)。


他們躲在自己的城堡里,覺得一個人的時候才最有安全感。


雖然看起來孤獨,但很自在,至少不會打擾別人,不會傷害別人或被傷害。


就像一項報告指出的:他們感到焦慮,害怕自己讓別人不舒服,或?qū)e人產(chǎn)生不好的影響。


其實,那些擅長社交的人,也不是沒有焦慮,只是不讓焦慮妨礙自己的人生。


所謂勇敢,不是沒有恐懼,不過是帶著恐懼前行罷了。


馬爾克斯也說過,社交生活的關(guān)鍵在于學會控制恐懼。




03


電影《心靈捕手》里的威爾是個天才,但有親密關(guān)系恐懼癥。


他渴望別人的愛和關(guān)心,卻把自己的內(nèi)心隱藏起來,拒絕并防御每一個試圖靠近他的人。


在不知道別人是拒絕還是接受的情況下,他總是提前一步先拒絕了別人,從來不敢嘗試。


就好像塞林格形容的,愛是想要觸碰卻又伸回手。


大概習慣了一個人,就容易害怕別人的關(guān)心,得了一種別人只要關(guān)心就想躲開的病。


很多人也是如此,因為太患得患失,為了避免結(jié)束,所以選擇避免開始。




不喜歡孤獨,卻又拒絕社交,因而在人際交往中刻意保持距離,與每個人都難以交心。


偶爾思念朋友,可當別人盛情邀請時,又百般推辭。


他們安于現(xiàn)狀,一邊自怨自艾,一邊卻根本不想去改變。


生活中,我們總是頑固地堅持原來的生活模式不肯撒手,因為害怕而故步自封。


明知自己在下陷沉淪,卻不想動彈,不想自救或被救。


可是,很多事情,如果不去努力嘗試,就不會知道結(jié)果如何。


在這個過程中,不要害怕被拒絕,也不要害怕拒絕別人。


余生還很長,要敢于拒絕,更要敢于開始。




04


改變社交焦慮的過程,是一個不斷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和了解自己的過程。


也許每個人都多少有些社交焦慮,但我們不應該讓焦慮的情緒阻礙自己的表現(xiàn)和交往。


馬丁·安東尼在《羞澀與社交焦慮》里提到,要是社交焦慮影響了你與他人的交往、妨礙了你的學習和工作,甚至影響到了你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你就應該考慮去克服它了。


不是說你必須天天社交,但具備這種社交能力,才能讓別人認識你的價值,獲得更多社會支持。


阿德勒說,生活中遇到很大困難的人,往往是那些對身邊同伴們不感興趣的人。


在社交場合游刃有余,也能讓你的生活不會那么千篇一律,不會僅僅因為恐懼,就滿足于宅在家點外賣,以“肥宅”自居。


所以,千萬不要讓社交焦慮毀了你。

 
(文/微世推-張偉)
免責聲明
本文僅代表發(fā)布者:微世推-張偉個人觀點,本站未對其內(nèi)容進行核實,請讀者僅做參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、觸犯法律的內(nèi)容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立即刪除,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。涉及到版權(quán)或其他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:weilaitui@qq.com。
 

Copyright?2015-2025 粵公網(wǎng)安備 44030702000869號

粵ICP備16078936號

微信

關(guān)注
微信

微信二維碼

WAP二維碼

客服

聯(lián)系
客服

聯(lián)系客服:

24在線QQ: 770665880

客服電話: 020-82301567

E_mail郵箱: weilaitui@qq.com

微信公眾號: weishitui

韓瑞 小英 張澤

工作時間:

周一至周五: 08:00 - 24:00

反饋

用戶
反饋